道教的特点及其影响
来源: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作者: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日期:2014/5/19 21:56:45 阅读:
中国有五大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其中,只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余都是产生于外国而后传入中国的宗教。
怎样认识道教呢?
鲁迅有句概括性的评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道教的理论基础是中国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李耳),被道教奉为教主,他的《道德经》是道教的理论基础,道教对这部经典进行了宗教角度的解释。此外,道教还吸取了古代神仙家的方术、民间的巫术及鬼神信仰。因此道教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很中国化的,很传统的。
二、道教教主和主要人物都在中国土生土长
道教的教主和主要人物,都是中国实有的名人,如老子、庄子、彭祖、张道陵、葛洪、关羽、张三丰、丘处机等等。他们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有的是思想家,有的是养生大师,有的是义气的典范,有的是医学家,可信度较高,又比较客易亲近,好像就在身边。而其他宗教教主和主要人物,则离中国人较远。
三、道教的教义重视现实生命
道教主张在现实中快乐生活,活着是好事,死亡最痛苦。同时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认为,人不一定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只要好好修炼,肉身也可长生不死,既可以仍然和凡人生活在一起,做个“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去生活。这比起要人活着时苦苦修行,苛刻自己,死后才能进天堂的教义,更接近人生。
世界上其它的宗教几乎全都关心“人死之后何处去”的问题,认为人生充满罪恶与痛苦,就把希望寄托在天国,企望在死后使灵魂得到安宁。只有道教独树一帜,讲究养生之功,希望长生不老。
四、道教对中国有全面影响
道教起自民间,又受宠于官方,信道教者上有皇帝,下有平民百姓。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道、佛、儒三教并立,对政治制度、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医药科技等等,都有重大影响,甚至深入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思想感情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符号之一。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的,佛家是出世的,道家则是遁世的。
凡是皇帝崇信道教的时期,都是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最突出的例子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除此之外,宋代前期和明代后期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也与皇帝崇信道教有关。
五、道教对建设和谐社会产生影响
道教追求在现实世界中建立平等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教同时认为,“道法自然”,办任何事情都要都符合大自然变化的法则。自然界的美妙山水间,存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因此崇尚清静无为,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桃花源记》就是其代表作。
六、道教对政权兴亡产生影响
首先,道教的突然崛起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的灭亡。当时,太平道的道士们发动的黄巾起义波及全国,而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则直接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后来,甚至到了近代,许多人还打着道教的旗帜发动起义和叛乱。
其次,道人隐士在中国古代政治领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北魏时的寇谦之和崔浩,唐代的魏徵,五代十国的陈抟,金、元之际著名道士邱处机,明代的刘伯温等,他们或者在我国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或者在国家的重大决策方面,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七、道教对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
道教的鬼神信仰,在《西游记》里有充分的体现,孙悟空就是一个杀不死烧不死的人物,人间天上,都能生活,尽管他最后成了佛,但他实际上却是道教的化身。道教的信仰不但是我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的主要源头,还是当今网络上流行的玄幻小说的灵感源泉。
八、道教对科学技术也产生影响
靠着神秘的鬼神信仰,中国人才摆脱了儒家偏狭的人生信仰,保持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写《中国古代科技史》时,对道教中蕴藏的科技知识赞不绝口,还干脆以“十宿道人”自称。
至于道教追求的长生不老,应当看成一个科学难题,由于追求长生不老,道教对我国古代医药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生华佗、孙思邈、刘守真、李时珍、傅山等均为道教徒。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南朝梁道士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孙思邈《千金要方》,均为中国医学要籍,而且至今还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采编员 编辑部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