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人王凤仪
来源: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作者: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日期:2014/8/1 11:00:04 阅读:
清末民初的善人王凤仪先生,名树桐,凤仪是他的字。热河省朝阳县人,父名清河,母亲李氏,兄弟四人,他是老二。他生于清同治三年,家庭贫穷,从小为人放牛,长大为人做佣工。他天性奉亲孝顺,做人诚实,为人佣工,尽心尽力,决不偷懒。他娶妻白氏,兄弟分家后,未几母亲逝世,他迎请祖父到家中奉养,乡里人都称他孝顺。 他二十四岁患‘疮疾’缠绵不愈,为了生活不得不继续工作。光绪二十四年,王凤仪三十五岁,那年正月,在他内弟家听一位杨柏先生讲善书,讲的是《宣讲拾遗》,那是一本专讲‘忠孝节义,善恶报应’故事的书,他逾听逾有兴趣,以后常随杨柏听讲。有一天听讲‘三娘教子’的故事,先是母子争执,后来儿子听了老家人薛保之劝,跪下认错,母亲承认自己也有不是,母子言归于好。王凤仪听了感触颇深,在回家的路上他自悔自责:‘怪不得我生疮痨,我一看人家有毛病(缺点)我就生气,我是愚人呀。’他一路责问自己:‘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他深自悔悟,第二天,他身上的皮肤病竟疤了。 这以后,他经过了几个月的思索,似有所悟,他决定以觉民化俗为己任,乃献身入宣讲善书的宣讲堂,他开始学识字,学善书格言,到各地为人讲病,劝人为善,度人化世。后来他想:欲救人心,必先教育。而教育须由家庭开始,于是他有了倡办女学的志愿。他叫他妻子白氏,先进入义县杂木林乡义塾受学。光绪三十三年,他开始试办女学,由他妻子充任教员,他自己办事理事务。第一所义学试办成功,翌年在锦州杨兴屯设立了第二所女学。不意未几引起界的误会,有人造谣称他是邪教,经朝阳县知事王乃斌明察暗访,了解他祗是热心办学,别无其他,一场风波始告平息。十年之后,各地仿效,民间办女学成为一种风气。到他六十岁以后,热河及东北数十县,办学讲道的风气大开,世人称他为王善人。
善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
○世上有三大恶人,盗贼不算在内。讲道不行道、知过不改过,是第一等恶人;吃点亏心里就难过,占点便宜心里就高兴,是第二等恶人;非分的事,知道不可得而念念不忘,非法的事,知道不可做却偷偷地去做,是第三等恶人。此外,有人夸奖,心里就高兴,受人批评,心里就不快,都是不善的人。
○占便宜就乐,吃亏就生气,都不是好人。某人跟我学道,也算是个善人,他存的粮多,天旱粮涨价,他就乐啦,下雨粮价落,他就愁啦,哪有一点善心呢?
○要想当好人非常容易,你看别人做的事,良心上过不去,自己不那样做就是啦。
○把自己修治好,天下就好了,因为我好了,走到哪儿就好到哪儿。
○一个人便是一个世界,我好了就是好了一个世界;佛成了就成了个西方极乐世界,耶稣成了就成了个天国。今人都等世界好了再去当好人,岂不知,真到世界好的时候,你再想好也来不及啦!
学圣
○人念古人书,要学古人才对。现在的人光念不学,把书都念‘输’啦!圣人要把书收回去,不叫人念啦!你若立志学古(圣贤)人,将来世人就得念你。给后人做个榜样,到了大同世界,人人都跟你学,那就是念你。念书学道贵乎实行,身子要低,志向要大,和古人接碴(灵),你也就是古人。
○人只知念书要多要熟,不知照书去实行,这象看熟了地图,知道各地的方位,没能亲临其境,又怎能看见真风景呢?又象念熟了菜谱,没有实际吃过,又哪能尝到真滋味呢?
○ 今人念了许多书,知道很多古人,可是一位也没有看上,一位也没合心意,所以一位也没有去学。那就是看起自己啦,可自己又常耍脾气,不知足,这又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我看也太愚啦!
○ 我从小没念过书,也不识字。听说哪位古人好,我就学哪位古人。若见今人好,我就不离开他,看他怎么行?多知一个人就多知一条道。我初学‘羊角哀舍命全交’去救杨柏,次学‘杨一守坟’给我爹守坟三年。我做一宗事就学一位古人,那古人的灵就来助我。这就是我的‘学而实习之’,正和圣人的道相合。可惜世人信不真,不肯去学,遇见好人也不注意,那是空学没习。
○ 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我,念我不如念天。古时念书,每人一本,会念不会用,书是书,人是人,那是‘一本散为万殊’。现在我们不用书,光讲道,叫做‘念我’。念明白了再去实行,这是‘万殊仍归一本’。一是天道,这是念天。
○ 念书不如念人,把一个人当作一个字,把一家当作一句,把一村当作一章,把一县当作一本,把一省当作一部。一个字有许多讲,一个人也有许多事,这就叫念人。
○有一位前清考中的秀才对我说:‘古人说书内有黄金,我已中秀才,还是受穷,古人把我骗啦!’我说:‘你读了很多书,实行了几句呢?你若不照书行,不是古人骗了你,是你把古人骗啦!’
○有人问:‘我早年读书,不敢希圣希贤,今日学道,又不敢学佛学仙。听善人说,立地可以成佛,不知我能不能成?’我告诉他:‘念书的人,叫圣人给吓住了,不敢去学;学道的人,被佛给吓住了,不敢迈步。古时的圣贤仙佛都是人成的,你也是人,要能学他,也就是他,有什么可疑的呢?’
○圣人所以为圣人,就是劝人学道。我们要想学圣人,劝人就是了,有什么难呢?古时圣人是教书成的道,现今的教师也是教书,为什么没成呢?圣人教人学道,不管有钱没有钱,是以教人为主。现今的教员,只知赚钱,不管人成不成。我说圣人凡人的区别,就在这一点。
○我们认识一个人,也不过认识他面貌的大概,就知道他是谁,又哪能把他的肢体毛发,处处辨认清楚呢?明道也是这样,读书也是这样。能把《大学》头一章念明白,一切人道都知道了。把《中庸》的头一章念明白,天道就都明白了,成神成佛、为圣为贤都用不了,可惜人都是务广而荒啊!
○孔子老年和群弟子言志,他愿‘老安少怀’,光(只)说没有做到。我立了许多安老院和怀少园,是替孔子还了大愿。孔子传道,光(只)教男子,没教女子,我办女学是补孔子的漏。
学佛
○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了。现今学佛的人,大都从‘欲明明德于天下’上去用力,不知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上入手,所以不能成佛。 ○人都不知顾名思义,不知‘我佛’,就是我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远。所以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现今的人都被大帽子扣住了,学佛的人便以为佛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学。若有人说要学佛,就以为狂妄,认为是侮慢佛。其实这样人是把佛看小啦!如果人人行佛道,人人是佛,那该有多么好!佛是愿意人人都能成佛,不是自己成佛就完了。 ○佛的心里,不但愿意人人都能成佛,并且愿意能比佛更高几等。人也必须把人教得比自己高,才算对得起人。 ○普通人以为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所以不注意。不知人就是我,我就是人,人我本是一体。把人我一体做到了才是佛界人。 ○人说佛国里一人有饭吃,大家都有饭吃,一人有物用,大家都有物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我的分别。所以没有人我的分别才是佛国人。 ○学‘好’是学‘好’,学道是学道,分不清可不行。某人开口就是佛,我专讲我。佛是人的榜样,照佛说的去做,才能成佛。天天讲佛,日日说佛,显示自己知道的多,那是学‘好’,不是学道,象开个谎花,不能结果。 ○人都念已成的佛,我念未成的佛,使他成佛,才是真念佛。谁是未成的佛呢?世上人都是。我劝他尽人道,就是念他成佛呢。岂不知佛不是空念成的,是由争贪里漏下来的,我不争贪也劝人不争不贪,惬人还不信,真招笑。 ○佛是人成的,今天不求人道,先求佛道,真是舍近求远。我是从扛活(佣工)上得的道,人都轻视我。有一年某人士向我说禅机语:‘芥子能藏须弥山’我说:‘是我’。他说:‘请解释’,我说:‘我这个人活在世上,真象一粒芥子那么藐小,可是我的心里藏著佛国、天堂、苦海、地狱,四个大世界。不正是说我吗?’ ○八德是八个门,都能进入佛国。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全部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人不得道是由于性、心、身未能合一。身子做事,心里想别的,是心和身不合一;遇著逆境受不了,生气上火,是性和心不合一。必须三合一,才能得道。要想成佛,还得四大界合一。今人只用心念佛,身口与佛相违,怎能成佛呢? ○我早年劝世,不敢带书,怕人问我是什么教?我遇著什么教就是什么教。那年我到朝阳基督教会,有人问我是什么教?我说没教。他把我好损(讽刺讥笑)说:‘你没教还没父母教吗?’其实理是一个,人若不真也难成道。
天道 ○人做事要先听听天的口气,惬人赞成的就合天心,惬人反对的,便违天意,谁说天不会说话。 ○做事不可亏人,亏人就是亏天;做事不可欺人,欺人就是欺天;做事不可疑人,疑人就是疑天。你不信天,天就不保佑你。 ○想见天心先看惬人的心,想闻天言先听惬人的话,想知天意先察惬人的意,惬人就是天。 ○惬人就是天,所以说话要凭天理,做事要顺人心。人若抱屈就是怨天,人若循私就是违天,人若养性就是事天,这叫天人一致。
○小人做事好欺天,因为他背著人,唯恐人知,终归瞒不了人,就是瞒不了天。欺不了心,就是欺不了地。 ○如果有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打他自己的爹妈,并没有打别人的爹妈,可是人都恨他,这正是天恨他。再如有一孝子,孝顺自己的爹妈,并没有孝顺别人的爹妈,可是人全敬他,这是天敬他。 ○骂人的人,打人的人,惬人必定不愿意他。被骂的人,被打的人,惬人一定可怜他。这正是天心发见处。 ○人和天是通著的,合乎人道就合天道。顺天天就应,逆天就降灾。若以为天道不可靠,是不知天。 ○以天命为主的是对天算帐,人若信天,天绝不负人。若是信不著人,就是信不著天。你不信人,人也不信你。 ○我的道就是惬人的道,信著惬人就是信著天了。人要能对天办事,对天说话,对天算帐,照天理去行事,才合天道。 ○你要学好,惬人就要管你,不是惬人管你,是天管你。学道的人要注意,天要管你,你可不要生气呀! ○人得天道,才能享天福。天道虽远,知天很难,可是缩回来,知性是最近的路。性中有天,命就是人。知人、知性就知天,何必远求呢?人为什么要研究天呢?因为与天道不合,离开天了,不是任性,就是怨人,所以才招灾长病。 ○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得天地的灵,是天地的代表。天不说话,人能说话;地不能做,人能创造。我说天地就是我,也就是道。万物都是我的,也不是我的。人和天地一般大,要能以天地为心,就和天地是一体,才能和天地相通,所谓‘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人被物欲所蔽,才以为天地不通,所以祸来了不知道,德来了吓一跳。 ○性是天的道,诚是天的心。尽性就是事天,尽一分性,就知一分天;诚一分意,就知一分心,就长一分天理,就除一分人欲;尽性尽到极点,就和天是一体啦! ○人能得著天道,就算和天‘接碴’ (接灵)了,知进知退,没挂没碍,才能‘无入而不自得’,与天地同体。 ○人本来和天地是一体,有不明白的事,只要向天去求,没有得不到的。有不如意的事,或是含冤莫伸,只要向天说出,也自然了却啦。
破迷 ○人迷在什么上受什么害,所以富的,死在富上;贵的,死在贵上;多情的,死在情上。能脱出来才算有道,脱不出来就是迷人。 ○人说胡、黄、白、柳(狐仙、黄仙、猬仙、蛇仙)会迷人,我说世上就是个万迷阵,没有一样不迷人。上等人迷在理上,迷在文字或宗教上;中等人迷在名利、儿女上;下等人迷在酒、色上,一辈子也打不开阵;最下等人迷在鬼神、吃穿上,死了拉倒,实在可怜!必须四大界分清,才能不迷。 ○世人都被鬼迷住啦!抱屈的是屈死鬼作祟,生气的是凶鬼作祟,上火的是急鬼作祟,怨人的是冤鬼作祟,定不住性的是无常鬼作祟。此外,好酒的是被酒鬼迷住了,好烟的是被烟鬼迷住了,好色的是被色鬼迷住了。凡是有禀性、嗜好的,都是被鬼捉弄着啦!没有鬼捉弄神的。 ○世人学道,也被道迷。听说谁有神通,就去恭敬谁,给他磕头;听说哪位神仙有灵,就供奉上,给他烧香;听说哪位神明好,就给他修庙,以为是无量功德。这和小人谄媚有什么不同?那叫迷惑。还有贪心用事的,为了求福,离道就更远了!我才说,他修庙,我修神;他修房子,我修人。 ○人有迷于财色、有迷于烟酒、有迷于儿女的,没有儿女盼儿女,过房儿子,抱养女儿,又为儿女争贪,忘了孝道,世界才坏的。周围的人迷我,恭敬我、抬举我,说我有道,其实我没有迷人,人偏来迷(信)我。 ○世人都说念经是修好,只念不修哪能好?吃素的人,人称他为善人,其实吃素只是了断回圈,你不吃它,它不吃你。烧化纸钱说是解冤,人的冤还不能解,怎能解鬼的冤呢?那年我在锦州,邱老伯念了一早晨咒,我问他念什么?他说念解冤咒,能够解冤。我说,若能不怨人就可以解无量的冤。 ○耍脾气的人都有仗势:贵人耍脾气仗着势,富人耍脾气仗着钱,穷人耍脾气仗着穷,小孩子耍脾气仗着小,立业人耍脾气仗着立业钱,都是迷人。看起来发大财,当大官也不是好事,被名利所累,为名利所迷,不如没有倒轻快。人能在名利之中,超出名利之外,才算出数,才是真人。 ○世人有迷信八门的,每逢要出门或作事,都要看八门。迷信八字的,常请瞎先生批八字。依我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极好的八门,人要由这些门走,那八字也没个不好,成圣成贤都用不了。不过,也要看自己应该从哪个门进,就走哪个门进。我是由忠字门进来的,从小给人放牛,长大给人扛活,后来在家种田,入宣讲堂劝善,办女义学和道德会。我敢说没有一件不是忠诚去做的,有了一个忠字其他的七德也就不缺了,我的八门和八字还会不好吗?世人又何必迷信呢?
不怨人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应当是佛。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可以成佛。现在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读书人属金,金主开辟,士子读书,古今中外无不研究,是最明理的人,绝不许怨人。别人不明理,是读书人没把他教化明白,怎敢怨人呢? ○当官的人属火,火主明理,明理不怨人。百姓不好,怨自己没治化好,怎能怨人呢?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贵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贱人。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
不生气 不上火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我自己就成佛了。被人惹得生气,气变为寒,被事逼得着急,急便是火。不能自主的就不能自了。 ○禀性(脾气)一动就是火,私心一动就气。古人说“降龙伏虎”就是把“气火”制住。真能制住,身界还有不成的吗? ○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害病就是被鬼打倒啦!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 ○生气说话是“鬼”说话,上火说话是“妖”说话。若能时时省察,常常涵养,就能“降妖除鬼”。 ○修行人常说“一尘不染”。我以为一切不著住才是“一尘不染”。若是遇着不如意的事,就动了性(耍脾气);不顺手的事,就动了心,正是“染尘”啦! ○气属阴,火属阳,谁使你不乐呢?就是它们两个,志是能化它们的。 ○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地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动性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该多么省事! ○若是把人比作一颗白菜,生气是受了风灾,抱屈就是生蛆了,动性(耍脾气)就是被雹子打了。
找好处 认不是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心里长存别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别人的坏处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为是。不找人好处,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贤人能就下,只怕自己有不是,好取人长处,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 ○找好处能生启发力,能接万缘,是破罪障的根。能存一分好处,就多一分阳光,聚得惬人的阳光,就是聚万灵。 ○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能在恶人身上找着好处,怨恨自解,因果自消解。我的老婶和我过不去,天天骂我。我想就是恶人也有好处,不然难活在世上。我昼夜地寻思,终于找着她的好处啦!我对她说:“性是福星,心是禄星,身是寿星。你老的心眼好,遇事热心,身子成,对人也有功,就是性子不让人,才没享着福。”说得她心服口服。要找人的好处,可别争理,争理离道就远啦! ○我有位二大妈性子又刁又烈,好喝酒,酒后必骂人,我心里想,她那么刁,可没有病,你这么善良,却有病,是什么道理呢?她一定也有好处,是我找没到。我便立志,若是找不着她的好处,我就饿死。一连饿了三天,躺在炕上寻思,第四天果然找着啦!她的好处是不记仇,哪怕她正骂着某人,若是有人说:“你还骂他呢!他病得不得了,快给他治病去吧!(她会行针治病)”哪怕三更半夜,她也必去。这真是她的大好处,所以她没病,我对她一说,她不但不再骂我,并且特别喜欢我,说我是个有良心的人。由这我才知道找好处真是行道的根本。 ○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练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 ○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不知道认不是。 ○真知性的人,准能认不是。就是一草一木也要知道它的性,要是误用了它,也是亏负它。要真知性,不必去求,自然归服你。 ○明白人以天性为主,以道心为用。一物不知,对不起一物;一人不知 ,对不起一人。能这样想才算明白人。 ○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找好处,便是轻清上浮者为天;认不是,便是重浊下凝者为地。 ○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 ○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
第九节 五行性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我所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好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 ○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一点也不错。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天赋的性叫天性,天性是不偏不倚的。人赋的性叫禀性,禀性是有薄有厚的。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有善有恶的。天性不清不能明,禀性不化不能灵,恶习不除不能立。禀性中偏于木的说话撞人,偏于火的说话燎人,偏于土的说话压人,偏于金的说话刮人,偏于水的说话淹人,人能化除禀性,自然天性用事了。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淹人,偏于木的不服人。要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知止而后有定”是阳木,“定而后能静”是阳火,“静而后能安”是阳土,“安而后能虑”是阳金,“虑而后能得”是阳水。《大学》头一章,把做人的道说透啦!《中庸》的头一章,把天道说透啦! ○真水是佛的根,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人如果得不着真五行,固执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达天时是阳火,信因果是阳土,找好处是阳金,认不是是阳水,能受气是真阳木,这是真五行。 ○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达天时不争不贪)
第十节 讲病 ○种瓜的老叟,看瓜的好坏不必用手弹,也不必用鼻子闻,只凭眼力看就知道 。看人也是一样。有个老太太,自从过门就挨男人骂,一直到老。她问我她为什么挨络呢?我说:“只看你那副阴沉沉的脸,就该挨络,你以后纺线,或是做针钱活计时,常用小镜子自己照照,看有没有笑容?若是有了笑容,就不挨络啦。”她照我说的去做了,她的男人不但不再骂她,反而对她非常好了。 ○有个乔老太太有病,请我去讲病。我叫她找做老太太的道,能找着就好了。她就每天呼唤说:“真老太太呢?”几天后,多年的病,一下就好了。 ○有位向太太雇了个男僮,她天天看他不对,日久向老太太病了,请我去讲病。我说:“这孩子是个孝子,十四五岁,就能赚钱,奉养父母,你不但不爱他,反而烦他。你儿子二十多岁,不好好念书,不好好做事,每年花你许多钱,你还是爱他,你的心也太偏啦!”男僮在外屋,听我这样说,进来给我磕头,然后又出外屋听着。向老太太沉思了一会儿说:“他真是个孝子 。”小僮又进来给她磕头。向老太太的病,立时就好了。 ○有个妇人患痨病,请我去讲病,我到她家,见她支使儿女,都不听话,我就知道他男人是三纲不振。我把她儿女不听话的原因一说,正中她的病根,病人就说起她丈夫的不对来。我听了很久,才告辞。走到外边,告诉她男人,你回去对病人说,王先生说你说得太对了!千万不能说她不对,她一定还往下说,说完病就好啦!几天后,我又到她家,说你把别人的过错都说完了,你自己还有过呢?她就说起自己的过错,说完病真就好了。 ○有位廉张氏,结婚一个月后,男人远走他乡。廉张氏就在娘家久住,不回婆家去了。 她的弟弟病了,请我去讲病。我问明白她家的情形,说:“你弟弟的病,是从你身上起的,可是病根还在你妈身上。你是媳妇本分,虽然男人不在家,也应该时常回家探望婆母。能这样做,你弟弟的病就好了。我听算命的说:阴降阳伤,阳降阴伤,阴阳俱降,男女齐伤。你是张家的长女,永不回婆家,这叫阴降,长男又哪能不伤呢?再说,你婆母领着几个女孩子,在家度日,心里能不难过吗?媳妇应该和婆母同患难,才算合理。你回家事奉婆母,你父母时常探望,表示亲戚的感情,才合理。”说到这里,她们母女痛哭起来。我见她们受感动了,又向她妈说:“你知道你儿子的病因吗?”答说:“不知道。”我说:“你从前一定说过,给你女儿另找人家的话吧?”答说:“说过。”我说:“那就是你儿子得病的日子。你若能改悔,不但你儿子的病能好,你女婿不出百天,也能回来。”说到这里,母女同到 灶君前,焚香悔过。没到一个月,她女婿果然回来,儿子的病也好了。这件事,因我对于阴阳消长,动静变化都清楚,所以才敢说,所以才应验。 ○我内弟的妻子有病很重,别人都说很危险,我知道她是不满意她婆母和丈夫,才有的病。我去劝她说:“婆母和丈夫都是你的天,你不满意他们,就是伤了天。你要知道,婆母好管闲事,是盼望你们好,怎可烦厌呢?”说到这里,她点点头。我知道她的意回来了,可是知道她还不能好。我劝我内弟说:“她的意回来了,心还没回来。她的心在谭喇嘛(会治病)身上,你把他接来,不吃药也能好。”他照我说的去办了,果然好了。可见了去心念,正是治病的妙药呢。 ○我有个族弟,没有几个钱,娶了个女人,他心里很乐,弟妇本来有眼病,自从过门,因为顺心,眼病也好了,我的儿媳本来没有眼病,后来反倒双目失明。这个分别,就在知足不知足上。 ○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里病,心病必引起性里病,性里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 ○据我讲病的经验,在家得的病,非出外不能好。在外得的病,非回家好不了。因为病在心里,心事不了病是不能好的。 ○有病是苦的,你若是故意地乐,时间久了,真乐就能生出来,阴气像一股烟似的飞了出去,百病全消。俗语说“神出鬼没”,乐就是神,阴气就是鬼,神出鬼自然就逃跑啦! ○有病死的人都是有罪的,到了先天世界,人都是乐哈哈地死,所以用不着哭。
第十一节 讲道 ○道不远人,我天天讲道也就是天天讲人,若不讲人,哪里有道?学道不专,听的次数多了反而觉得没意思,没把做人当 作一回事,不找自己的不是,专看别人的不对,把自己忘了!从小当孙子、当儿子,自己有了儿子当爹,有了孙子当爷爷,一辈子连一个人也没会当,连一条路也没会行,闹个空来白走!人是由这里丢的,世界也是从这里坏的。 ○我看世人也太招笑,不是管妻子,就是管儿子,甚至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只要沾点边的就都要管,可就是不知道管自己,像眼睛是自己的,因为压不住火气,肿得像个大红桃,疼得叫妈,这时候连自己都管不了啦!没法叫自己的眼睛不痛,你看世人该有多么愚! ○伦常中人,互爱互敬,各尽其道,全是属于自动的,简单地说:道是尽的,不是要的。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姊妹尽悌,全是属于自动的,才叫尽道。若是互相要道,那就错啦!自动尽道才是善,若是互相要道就变成恶啦!现今家庭所以不和,就因为要道的人多,尽道的人少,好像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一样,哪能不争吵? ○现今的人好往下达,老人昼夜奔忙,儿子游手好闲,任什么也不会,岂不是成了“旷夫”?女孩儿在家依赖父母,争贪不足,日生怨心;出嫁时又要彩礼,又要嫁妆,总感不满,又怨父母、又怨丈夫、又怨公婆,满腔怨气,岂不是成了“怨女”?要换为大同世界,国无“旷夫”,闺无“怨女”,女不赖男,男不管女,男女自立,真正平等,从此打倒男主外女主内的旧习,才叫大同。 ○世人真没良心!从小靠他妈妈吃,大一点靠他爹养活,稍有能力,抛爹弃娘去养活妻子。若是富贵人家,当儿女的更依赖父母生活,缺吃要吃的,缺穿要穿的,以为是应该的,必到把家产用光或分光,才各自东西,像一群小蜘蛛必把大蜘蛛吃光了才肯散去。 ○从前的家庭是互相依赖的,男依赖女,女依赖男,父依赖子,子依赖父,到依赖得不耐烦了,便互相嫌怨,甚至互相争吵、残害,要不改造家庭,哪能有幸福呢? ○道在对面,在自己身上的是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来了。像兄长,只问自己宽不宽?不管弟弟敬不敬。当丈夫的,只问自己义不义?不管女人顺不顺。这才是“立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来啦。 ○今人宁可牺牲性命,也要管教别人,该有多么愚呀! ○人有心灵必有所思,可是“思”要“不出其位”,像当爹的人就要思当爹的道,当儿子的就要思当儿子的道,还有不成为父慈子孝的家庭吗? ○我常说:近人要远点,远人要近一点。因为近人近了好欺人,又是你的命,好歹都要认命,只能凭德性感化。对于近人,好也不许说,歹也不许说,还不许心思。只许劝,不许管,劝也有数,劝妻一次,劝儿女三次,劝弟兄四次,朋友五次,劝父母没次数。近人近了是心,远人近了是意。神是一切都近,近而远之,佛是一切都远,远而近之 。像世人对我,不都成为近人了吗? ○“知止”就是“识数”,世间不论做什么,若不“知止”,必定糟糕。肉好吃,吃多了伤人;烟、酒好用,多酒醉人;能办事的,办多了累人。被事绊住撒不开手,被人粘住放不下心,被物累住脱不开身,全是迷人。人不是为一两个人活着,当官也有数,发财也有数,过家也有数,孝亲也有数,能给父母立业就算孝到头了(这是从世间法来讲,如果能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脱生死,直至成佛,乃是大孝)。我说不知止的人全是不识数。 ○《道德经》上说:“知止不殆。”可是常人都不肯在事上去止,所以得不着道,都以为止住就坏了,岂不知若真止住,绝无坏的理。不知止,像走马观花似的,看不真切,必须止住,才能看得清楚。 ○儿女不好是你的心不好,女人不好是你的命不好,父母兄弟不好,都是你的命。现在的人,自己没好,先盼别人好,怕别人不好,看见别人不好就发愁、就苦恼,甚至生气打骂,真是太不认命啦! ○我是个庄稼人,常看见高粱地里长的高粱,高的太高,低的太低,就绝对不能多收,一定长得齐了才能多收。一个家庭也是这样。有能力的就高,没能力的就低。若是高的自高,低的自低,家就一定不齐,必须高的能下就低的,家才能齐。 ○男子在家过日子,要知道老人方面是天命,兄弟方面是宿命,妻子方面是阴命,今人只顾阴命,不顾天命,所以世道才坏了。 ○“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做父母、师长的人教导子弟,要常提老人和先人的好处,不拿老人的好处去教,就是悖道。于今学校里只教知识,并且说老人是老腐败,种下这种因,子弟的知识能力越大,越看不起老人,所以才养成不知孝悌不明礼让的风俗。人都怕日子过坏,不知道命坏了日子才会坏呢!
第十二节 慈道 ○爱人是害人,向着人就是欺负人。做父母的都是自己害他们的儿女,任情娇惯,溺爱不明,以致不务正业,家里多一个浪子,世上多一个游民。儿子越造业,他越去为儿子贪,简直是推儿子下地狱,还说是儿子不成材,怕他将来受罪,就是不义之财,也去贪求,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老人怕子女受罪、多置房产地业,预备够下辈人生活的,这样的老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负子孙,他以为子孙不能谋生,无力吃饭,所以大事准备。对外人刻薄悭吝,专为子孙积蓄,子孙们什么经验也没有,只能吃喝玩乐,到后来真落到没有饭吃不能生活了!这样的老人,可笑不可笑?这样的儿孙,可怜不可怜呢? ○佛国里的人见面就有缘,天堂里的人见面就乐,苦海里的人见面就烦,地狱里的人见面就仇视。凡是对面来的,不论冤缘都是因果,不可不认识。要知道冤是个人惹的,缘是自己结的,父聚财,子散财,是对面因果,若再聚财,等于推儿子下地狱。受气受苦的人,受一分了一分,要是以死了之,正是没了。 ○怨是结冤的,恼是中毒的。一般人遇着儿女不好,就生怨气。岂不知儿女不好,是你的命不好,叫你修命呢!你不修命,反而怨恨子女,正是不要命啦!儿女犯错,父母要宽容、要领导、要责己、要正己,时间久了自会悔改,这叫义气。不然,你怨他,他恨你,日久成仇。况且子女是祖先的遗德,你要怨他,正是欺祖。 ○子女肯尽孝的,是由德上来的;能败家的,是由孽上来的。要知子女的成败,且看自己的行为是德是孽就是了。 ○世人常骂人“缺德”,听的人就生气,不知道自反。我认为遇着不成材、不知耻的兄弟妻子,正是德行不足的原故,应该努力做德来弥补,时间久了不变就换啦!要是不用德行来弥补,怨恨、打骂都是不中用的。 ○从前有个女人,抱着孩子来问我:“你看我这孩子怎么样?”我说:“真招笑!你自己 和的面,你自己拌的馅,包出的饺子来,不知道是什么面?什么馅?倒来问我!”这和种田是一理,自己下什么种,将来准打什么粮。 ○我儿国华问我:“你领着男男女女的经年讲道,说是做德,究竟德在哪里呢?”我对他说:“我当年扛活一年赚七十吊钱,你现在每月赚一百元,你比我强,这就是我有德。将来你的儿子若是比你强,就是你有德。”他若是再问,他的儿子怎能比他强?我会告诉他,把赚的钱,拿出六成行善,用四成过家,他的儿子准比你强。 ○旧家庭的家长都会装鬼,一早起来不是说人就是呵人,甚至骂人、打人,他气别人也气,气就是鬼。我会装神,见人不对,我就一笑,乐就是神,神起就不伤人,当时也不说他,等过几天,他乐的时候,或是他问我,或是我问他,把道理讲明白,他也就悔改了。就是小孩子不听话,也说他听话,好哭也说他不好哭,日子久了,自然能改过来。 ○人有人性,物(动物)有物性,能知人的性,才能度人,能知物的性,才会用物。离开物道,享不着物的福;离开人道,也享不着人的福。若是管人,人准不服。要会领人,夸他的好处,提他的阳光,他才乐意听从。对于物类,也要温存它,不可以打骂,人和物是一理,这就是“率性”。可是人总好管人 、虐待物,简直是推他下地狱,撵他下地狱。 ○老人要知道儿女的好处,就是责备他,他也乐意。所以说:“找好处开了天堂路。” ○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有离开人。因为人是天生的,什么时候求,什么时候应,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有,天并没有把人忘了。像当老人的,若是每天问老人怎么当?问过百天,准能得着命。有不会的道,只要问真了,自有明白的一天。可是人做事,若是不循天理,不孝老人,就是把天忘啦,天也就不理他啦! ○以志当人就是个真。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我明道以后,妻毁子谤,朋友绝交。因为他们和我隔界,并不怨他们。那年我在范家屯开会,我儿国华反对我、排斥我,在讲台上疾言厉色的,把教鞭敲得粉碎。惬人不平,要替我管教儿子。我说不可!他是怕我办坏了,才大老远地来拦阻,我若不是他爹,他再也不会着那么大的急。我是志界人,不用说他打黑板,他就是打我,我也不动,准当得起爹。我若是动性骂他、打他,就是无道啦! ○儿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应给世上服务。要是因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里,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第十三节 孝道 ○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惬人不佩服。人人都说敬天地、孝父母。我说,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净心,心不净不能孝母。心性不清净,说是孝敬,等于骂人。 ○不会当人不算孝,不会做事不算孝,惬人不佩服不算孝。把人当好,把事做好,令惬人佩服了,才算是孝。 ○会当人的聚万灵,不会当人的散万灵。见一个人要格物一个人的道,见一物要格物一物的理,就叫聚万灵。能明白对面人的道,才够上一个人字。不明白谁的道,就对不起谁,不明白物的理就对不起物。当儿子的要是不明父道,就对不起父亲。当丈夫的不明妻道,就对不起女人。明白对面人的道,才可以当人。 ○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认不是,不找别人的不对。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志诚感动佛,意诚感动神,心诚感动人,身诚感动物。别人不满意你,是你无能。别人不赞成你,是你无用。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无量。 ○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尽孝,必须清三界。 ○身界人只知道吃穿,就以为给父母吃穿是尽孝,这是孝身。心界人知道人的心意,就以顺心为尽孝,这是孝心。身心两界的人好惦念人,又以惦念父母为孝,岂不知思亲而不思道,能增加父母的罪,你心不安,老人的心怎能安呢?意界人以乐为主,他就以使老人快乐为尽孝。志界人不拘形式,心存父母的志,使老人安心,不令老人操心,这是孝志,才是真孝。要能给老人立业,是送到了佛国,才算孝到头啦! ○人用心惦念父母,等于杀他的父母。要能把人情割断,用志尽孝,才算是佛国的孝子。 ○心多叫不知好歹,心里惦念老人,比骂老人、打老人还厉害。做什么不务什么,便是亏天,便是不孝。 ○人常问我,孝道怎样尽呢?我说:尽孝要从漏处入手,有困难的地方,就是父母忧心的地方,你要不管就不算尽孝。 ○老人如有错的地方,儿女能补上才算尽孝。我妈在世时,因为怕家族欺负、儿孙受累,不敢奉养老人。后来我知道这是一步错处,立刻接回我爷爷奉养,不但不要养老地,并且还有债累,我也一定要奉养,这正是补漏呢。 ○身是物,心是儿女,意是父母,志是祖父母。欲知儿女好坏,看你的心正不正?人要是不乐,好发颟,就是意不诚,父母准不好。所以我说治世也不出本身。 ○某人问我:“我爹喜欢嫖赌,伤身耗财,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告诉他说:“你只有用感化的方法。我有位族叔,从前也是这样,堂弟问我得怎么办?我告诉他,要常对人说他爹的好处——能吃亏、有德,等日久传到他爹耳里,再等他爹喜欢的时候,备些酒食,给他爹吃,吃得高兴的时候,再对他爹说:‘外人都说你老不务正业,我是你老的儿子,我一定要立志行道,恢复你老的名誉。’他照我说的去做了,族叔不但改邪归正,并且勤俭理家,增加了许多田产。”所以我说,对老人用感化是尽孝的无上妙法。 ○当人不好是不知命,叫做丢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做丢道。都是不孝的人。想超度父母,得自己比老人强,超过父母所做的,才算超拔。 ○人若拿老人的钱,购置饮食衣物,奉养老人,看似尽孝,其实不能算孝。老人有财产,儿子还要赚钱使老人担心,也不算孝。我的意思是,老人若是有钱,就用老人的钱,若是老人没钱,子女赚钱给老人立业,止住争贪,存住德,才是真尽孝。
第十四节 妇女道 ○我守坟时,知道世上最苦的是女子,我才立志办女义学,使女子长知识、有能力;成立道德会,教女子学道,使女子明理,能自立生活,不累男人,这是提高女子地位,正是教女子出苦得乐。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话太不公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生些糊涂子女,世界才不太平。古时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有孟母才有孟子。为了改种留良,重立人根,非从女子教育入手不可。将来世界大同,女子也能为官、也能治国,凡是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也能做。不依赖男人,自然不受男人欺,才是真出苦得乐。 ○古时不许女子读书,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太不公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不明理怎能行道?我才立志办女义学,救天下的女子,出苦得乐。先叫我妻去念书后办女义学。当时官府不许可,常被解散,他在此地解散,我到别的地方去办。后来国家也立女学了,我的志愿达成,又立道德会,使女子明道,劝世化人。这也是破天荒,从来没有的事,我儿说我“矜奇立异”,岂不知我教女子,正是翻世界。 ○古时圣人专教男子,可说是先来“开天”。现在我教女子是后来“辟地”,从此“否极泰来”,女子都能明道,化除禀性,涵养天性,懂得诚意,存心不杂 。女子存什么心,就生什么样的子女,分毫不会错。 ○男子化性是天清,女子化性是地宁,天清地宁生个小孩赛神童。 ○我们人生在世,第一不要迷信。大家恭敬我、信仰我,说是我有道,这也是迷信的话。道是人人所固有的,守住本分行事,就合道了。比如说女子要学孟母,孟母能自立,能教子,为万世女子师表。你们女界,要能立志去学她,不也就是第二个孟母了吗?孟母的道不也就是你们的道了吗? ○女子多苦因为不知足,好往上比,见人家有,她也想要,不知道自己的命和别人不一样,风俗就因此坏的。男人为难她不管,首饰非戴不可!把人看轻,把物看重啦!认为男人为她劳役是应该的。对于男人,不是看着,就是管着,轻者把男人霸去,重则把男人累死。抛弃公婆领着男人出外另过生活,任性而为,怎能没罪?即使有儿女,也难出贵。 ○道在下边不在高处,高处有险,低处才有道。人能以贵就贱,以高就低,才能出贵,托起愚人,才是贤人。像刘静一老师,原本是清修,她悟明白了妇女道,甘愿下嫁又愚又笨的李永成,伸手就得,毫不费力。往下一矮就出贵,往上一贪准不足,往小一缩就厚实,往大一摊就薄啦!别人比你强,你就不出贵,她不嫌李永成傻,就是贤人。 ○世俗的人都是知进不知退,像打仗似的,入了阵不能破阵,怎能不受害呢?就像当媳妇的,未出嫁前,不明白丈夫家的道,出嫁后又不知道全家人的好处,这正是知进不知退,所以都离了道啦,离了道还想家道昌盛、子孙发达,那不是“缘木求鱼”吗? ○爱不重不生娑婆世界,没罪不投生女身。既生为人就该行人道,人道尽天道返。可惜人都不明白!只想享福不知尽道。吃穿等死,与世无益,这是自暴;孤阴不生,自寻烦恼,这是自弃。人秉阴阳而生,道在阴阳之间,会了自然没苦,怕苦而不尽道,正是违天,怎能成道呢? ○世间最苦的是寡妇,古时丈夫死了,女人以守节为贤,那也不合道。有应守的 ,有不该守的。若是公婆年老,无人侍奉,儿女年幼,无人抚养,或是性好清静,可以守节。如果公婆年壮,又有叔伯,再没儿女,自己又年轻,可以不守。要是舍不得富贵,那叫守财;改嫁怕受苦的,叫做守身;如果再整天苦恼,疾病缠身,就是守苦啦!必须行道,才算守节。 ○男人中途丢下父母死去,也是有亏孝道,守寡的人,要能替夫尽孝,才算合道。所以守寡的人责任更重,怎么可以自恃欺人呢?又怎可灰心退志呢?
第十五节 姑娘道 媳妇道 老太太道 ○姑娘性如棉、志为根、心存惬人好处、身有补助力,以提满家为己任 ,做一家的贵星。 媳妇性如水、意为根、身子要勤、心感一家恩,以托满家为己任 ,做一家的喜星。 老太太性如灰、志为根、身子要稳、心存惬人的道,以兜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福星。这是妇女的真道,不要轻视这几句话俗气,谁能悟透谁有福享 。千万别当口头禅,会念就算啦!必须实行出来,才算得道。 ○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用棉花纺线,绵长不断,姑娘的意,也要像那样长。 ○当姑娘的对于家庭,身有补助力是消阴命,是和佛国接气。心存惬人好处是接缘的,是成神的途径 。性如棉,意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成佛的根。 ○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当姑娘的要是好退缩,不肯讲姑娘道,就像有灯无光一样。 ○媳妇性如水,性子要像水一般地温柔,水弯弯曲曲流去,说不定流几千里终归大海,媳妇的意也要那么长,把全家人都托起来,像水漂浮东西一样。会当媳妇准生贵子,你看那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媳妇的要能性如水,怎能不合道呢?随贫随富、可高可低,总不变它的本性。人能这样就算得道,也就是媳妇佛。 ○做媳妇的身界要有实行,心存全家的好处,性如水要常乐,就是挨屈打屈骂,也必说是为我好,若是心里没有我,哪能管我呢?若是遇着眼睛有毛病的丈夫,就想比瞎子强多了,能这样想便能知足常乐,这是妇女的真道。道为什么丢了呢?就因为“什么人”不讲“什么道”了。 ○锦州赵伯心,年轻时就在女义学教书,后来嫁给王家。翁父是双眼瞎,脾气暴躁,婆母是出名的刁妇 ,又抽大烟,丈夫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流落失踪。她的婆母对她百般虐待,夜晚叫她拿茶倒水侍候到半夜,白天还得教书养活全家,日常不得一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终于把公婆感化过来,不但不再讨厌她,反而喜欢她了。公婆去世,她依礼殡葬,惬人都佩服她能行难行的道,受难受的苦,所以我说她是“女状元”。 ○赵伯心的道行得最真,教书养活公婆,生养死葬是尽了孝道,又教书养活儿子,是人间的慈母。再能立身行道、劝化世人,不为儿子做打算,就是神界的母亲了。人所以不能成道,只为儿女关打不破。 ○秦方海澜是个女丈夫,为养老母,舍身为妾,为了守节,毁容退魔,为了学道、带病入会,为了救世、讲道论德,为了成道,任劳任怨。人说她是菩萨化身,我说她是化身菩萨。要知道,道是在逆境中修的,德是由苦难里成的,打破难关即登彼岸。 ○杜朱玉珊又是顶顶(最高)又是顶底(最下面的底如鞋底),她是善东又是老太太,她在家里是顶顶,当老太太要知道全家人的道。当善东是顶底,要能兜底,知道世人的道,能把家里每个人的道和世人的道,都明啦,才能兜满家、兜满世界,尽了又是顶顶又是顶底的责任。一家好、一国才好;一国好、世界才好。要能得着一位古人的道,你就是位古人,得着今人的道,就是活脱生。要能以志为根,便是到了佛国,真能性如灰,也就是佛。
第十六节 夫妇道 ○道是什么?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合道。道落后天,男无真刚 ,女无真柔,家庭不和,没好儿孙,殃及社会,天下才不太平,世界才不安宁,这是由于人根不良。我教夫妇明道,天地定位,阴阳气顺,子孙必贤,世多贤人,怎能再乱呢? ○古人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我所讲的三纲是——一、性纲 ,二、心纲,三、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字当“领”字讲,今人硬当“刚”字用,要振起干刚,就欺负女人,把领变成了管,把女人当做奴隶、玩物,不是打、就是骂,还以为是应该的,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我才提倡先天结婚(从俭结婚),使男女平等。 ○我所讲的三纲是,不动禀性是性纲,不起私欲是心纲,没有不良嗜好是身纲。丈夫只可领教妻子,不可管教女人,一管便是不纲啦!骂女人是动威风,女人虽不敢还言,可是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动杀气,女人虽不敢对打,可是恨气已存在心里。这种恼恨之气,当时发泄不出去,将来必遗传给子女身上,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吗?人是习而不察,真是愚得可怜! ○古人所说的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对也从、不对也从,那叫盲从。现今的女子有三赖——在家赖父母,出嫁赖丈夫,老了赖儿女,也不算对。我说女子有个真三从,就是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所以我提倡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使女子当个自立的人。 ○我常说讲道德要男女各正本位,男子以刚正为本,什么叫刚呢?刚就是不动性(不发脾气)。什么叫正呢?正就是合乎正理。女子以柔和为本,什么是柔呢?柔就是要性如水。什么是和呢?和就要合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也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人就是习而不察啦! ○究竟怎样才算是“达彼岸”呢?我说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才是人人都“达彼岸”了呢。 ○现今的夫妇,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管辖、互相搅扰,真成为“地狱家庭”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不相管辖,正是化地狱为天堂。 ○世人最愚,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以为是自己的人,非管着不可,这叫“抢男霸女”,一旦死了,男的另娶,女的再嫁,谁也不管谁啦!人为财物争贪不已,死后也得扔下,不是愚是什么?总而言之都是为己心重。 ○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阴阳道。夫妇和,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所以我说,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也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和乐。现今的人男管辖女,女依赖男,男人打女人,女人怨男人,这叫阴阳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王复干讲《易经》说:“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我问他:“水是主柔和的,你常耍脾气,怎能算天一生水呢?”朱循天问我:“这两句话,应该怎样行呢?”我说:“男人定住性纲,不发脾气,就是天一生水,女人能托满家,才算地六承之呢。” ○男人所以为男人,因为有女人。所以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所以为女人,因为有男人,所以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若是男人没有女人就成了鳏夫,女人没有男人就成了寡妇,就不叫做男人和女人啦! ○男女在没结婚以前,都是以尽孝为主。结婚以后,男人以尽夫道为主,女人以尽妇道为主。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下教子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所以不论男女,都必须明道,才能尽孝呢。 ○夫妇相处,最好是没说。说好,会宠起骄气;说不好,会引起争辩。不相关的人,好歹都不动心,把夫妇也看 作不相关的人就合道了。 ○志界夫妇是忘情的,意界夫妇是淡情的,心界夫妇是牵情的,身界夫妇是粘情的。粘情的就搅,牵情的就怕,淡情的能长,忘情的能真。好也没说,歹也没说,来也没说,去也没说,才是志界夫妇。 ○志界夫妇是没说的,是互相感恩的,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互相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妻,因为是照着财势上来的,所以糟糕。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我说求己的是先天,求人的是后天。今后的夫妇要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尽其道,应聚就聚,应散就散,聚也不相搅扰,是和和乐乐的,散也不相挂念,是自自然然的,这就是先天夫妇。 ○我常说,看女人的意,知男人的身。看男人的心,知女人的身。像王三姐虽住寒窑受苦,可是在她的意念中,她的男人准当王侯,后来真封王了。李学惠的意念里,总以为她的男人打吗啡、不成材,最后果然不成材。我的心里存着我的女人必当老师,我的儿子必成为读书人,后来真都那样了,这便是实例。 ○男子要以志成,女子要以意成。 ○天生人都是有福的,为什么享福的少,受罪的多呢?是被风俗刮的,迷了路啦!当官的贪赃,是太太累的;儿子抛弃父母,与弟兄争财产,是为了妻子;违国法、丧良心,都是为了妻子。没有妻子的为自己享福。从这看来,当女人的把忠臣孝子都吃光了,还以为是向着男人,其实是欺负男人。 ○女人助夫,要考查男人所交游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所谈论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话?读书人谈话若是没有义气、心性狭窄,做官的若是不讲廉耻、好贪赃,当女人的若能把他劝化过来,才真是助夫成德呢! ○我一生过人的地方,是为了公益,立志办女义学以后,不再顾妻子。别人做的善事很大,总免不了顾妻子,所以不如我。朱循天过人的地方,是绝不管妻子,他劝她六次,她不但不听,反而一定要离婚,他也没动性,所以高出惬人。俗人笑他怕老婆,我说他是三纲领的“状元”。
第十七节 立业结婚 ○世俗结婚,上等人论财势,为了享福;平等人论产业,为了生活。当姑娘的,向娘家要嫁妆,向婆家要彩礼,没有要道的。现今的女子有了知识,嫁给有财产的怕累身子,嫁给没财产的又怕受穷,怎么都不放心,也没在道上。女子若不彻底明道,世风也难改,我道也难行。 ○我提倡先天结婚(从俭结婚),当姑娘的结婚时连娘家的一件衣服也不要,为的是改善风俗。女子有了男人就有私心,把丈夫当作“私人”,不是管着,就是惦着,也不算对。所以我又提倡女子要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依我说,男子储金立业,节制住争贪,会当男人是立住了天心。女子储金立业不累男人,会当女人便是立住了地心。居什么位会当什么人,就是为生民立了命。做到了这些,正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 ○创业时代是后天,立业时代是先天。以争贪为主是后天,以谦让为主是先天。我提倡储金立业先天结婚,正是往先天世界拨民呢!拨过去的就是先天的民。若是名为先天结婚,仍存争贪的心,或是立业后心不知足,那还是后天的民。总之,不论会内会外,用志意当人的便是先天,用心身当人的便是后天,是不是先天,不在形式,在乎实行。 ○我从前提倡立业结婚,现在又选拔成人,重立先天世界,人们都轻视我所办的事,以为狂妄,岂不知,我受人轻视的地方,正是我行道的妙处!现在看似不足轻重,等百年之后,就会知道我所提倡的,都是改善社会最重要的关键!
第十八节 因果 ○我的祖母性子愚,可还厚道,管家疏忽,我老婶不佩服。老婶的儿媳妇对她,比她对我祖母还利害,和她十年没说话。老婶的孙媳妇,自从结婚,一天也没侍候婆婆,等她婆婆死了,她也变好啦。从这我才知道,道要是走错了,越错越远! ○前生在伦常上,亏哪条道,今生就少哪一伦,前生没有尽孝的今生就缺儿子,若是伦常道全亏,今生就是孤独的人。 ○朝阳县团山子村王家,是我妈的娘家亲戚,在先开煤窑,后来子弟都不务正业。我讲善书走到他村,他问我说:“我有什么罪呢?怎么我家子弟都抽大烟、耍大钱、不务正业呢?”我对他说:“就因为你在穷人身上刻薄,所以穷鬼都投生到你家来啦!在你没当窑东以前,工人每夜有顿面饭,你嫌费,改为每人两块豆腐。买豆腐你又嫌不合算,自己磨豆腐,虽人家半斗豆子打一百块,你用二升半还要打一百二十块,这不是刮穷吗?每逢年节,你家大小股都杀猪卖给工人,正价二角,你家二角半,十二两算一斤,不买还不行。卖旱烟、干粉也是如此。因为你怕穷,在穷人身上刻薄,所以穷鬼都投生到你家里来了!你自己做的,还问谁呢?”他听我说完,哭着走了。 ○贵人侮辱贱人,将来必定愚贱;富人刻薄穷人,将来必定贫穷,这也是自然回圈的理,因为你离开富贵道啦! ○你嫌人,人必嫌你,若是你嫌愚人,愚人也必定嫌你讨厌。 ○凡事都有回圈,丝毫不爽。不用说对人不可亏心,就是对畜牲,也不可虐待,畜牲虽不会说话,天老爷也不答应。那年官兵在六家子没抓着胡匪,抓了个好人打得胡说,硬说胡匪跑到我家来了!把我抓去好打,我没怨人、也没生气。等到我守坟时才知道是因为我赶车打牲口打得太狠啦!身界造的罪还得身界还。 ○今生屈,前生不屈,今生冤,前世不冤。凡是遇事抱屈的,是不明白三世因果。 ○看人是什么性,就知道他的因果如何。凡是人今生所受的都是前生积来的。 ○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 ○前生好打猎或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牛的性里有愚火,狗的性里有阴木,它就现那样个形,受那样的苦,要能把性化了,也就可以脱离畜牲的苦啦! ○某人问我:“我来生投生什么?”我说:“你来生投生个二老爷,无权无位,因为你心空。”他问怎能不空?我说:“性存天理,天命就不空;心存道理,宿命就不空;身尽情理,阴命就不空。若是说假话,行假事,做假德,光好虚名,就是成神,也是个二神,若是当太太,也是个姨太太。” ○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万物都希望转人,若再修便可以成神成佛。可惜人都迷了又要转物,才回圈不已。 ○人有妄想或有牵挂,就是回圈没了。不会当人、不明道理,心就赎不出来。不满意、不知足,意就赎不出来。物不空、事不净,志就赎不出来。必须做一件事,了一件事,行一条道,了一条道,钻进去还能钻出来,不被世网迷住,才能赎出身来。 ○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点点私心,丝毫的牵挂,心里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尘”。不能“了尘”就难逃轮回。所以必须死了后天心,才能永断轮回报。 ○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阴魂得自地府,只知争贪,所以是昏昧的。灵魂得自上天,知伦常、知礼让,所以是清明的。
第十九节 三界 (此三界与佛经所说欲、色、无色三界不同) ○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矮和。 ○万教以人为本,人有三本,一性本、二心本、三身本。当人把本忘了,便立不住,“本立而道生”嘛!身是应万事的,有不会的事,做不来的工作,要努力去学。心是存万理的,知己知彼知进知退,透过去就不困难。性是聚万灵的,要明天理、达天时、以天命为主,按天理去行事,才算立住了。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 ○动性耍脾气,是性界的病,心思别人的不对是心界的病,为身子做打算,好占便宜是身界的病。要能反过来,病就好了。 ○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我听人说:“混元一气化三清。”我以为一个人正是“混元一气”,性中没有脾气是性清,心里没有私欲是心清,身上没有不良嗜好是身清。三界清了,才算“化三清”呢! ○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性是福星,心是禄星,身是寿星。吃得过分折福,说话伤人削禄,穿戴过分损寿。人须时时检点,不可忽略。 ○人生要道就是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倘若三个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债,哪能有好结果! ○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心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伤了。 ○我也有个三省,一省性中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这就是我的三省。 ○我也有个三纲领——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我也有个八条目——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若能做到,不费金钱,不费力气,不但成道,还能成佛。 ○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采编员 编辑部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