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不仅是作家,还是书法家
来源: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作者: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日期:2015/5/23 17:17:02 阅读:

近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先生成为有史以来的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我们深深地为中华民族有这样优秀杰出的人才而感到庆幸和荣耀! 谈到莫言先生,我首先忆起的是最初见他时的情景。那时莫言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位独具才情的书法家。那是2007年12月的一天,我与朋友在北京前门全聚德烤鸭店用完午餐,下午赶到了莫言先生在北京的住处。房子很简单,就是普通的公寓楼。比起一些名人的住所来,他的住处显得简约而朴实,更有家的感觉。 先生很认真地看了我的一些题画诗作,评价说写得不错,并且很高兴地说:“我给老乡小马写一首诗,一首打油诗。”当时我们都笑了。先生的幽默随时随刻都会给旁人带来快乐,而幽默也成了他作品独特的语言符号之一。莫言夫人随即备墨铺宣。先生右手举起笔稍作思考后,只感他气发于丹田,作用于臂,作用于腕,作用于笔端,作用于飞毫……时过片刻,一位作家,一位书法家随着自己跳跃的文思,力透纸背,胸有成竹地落墨成诗了:“青州自古多名媛,如今又有马爱娟。笔底诗文生锦绣,以韵为骑游天山。”落款“为青州老乡爱娟题 高密 莫言”。在短短的时间里先生信手拈来一首押“an”韵的古风,不禁让人敬叹其才思敏捷,行文如流水。而分析整首诗更可见先生的匠心独运,用心良苦。“青州自古多名媛,如今又有马爱娟。”句中点出了我的家乡古城——青州,而且提了我的名字。媛和娟都是押“an”韵,开门点题,平实直朴。“笔底诗文生锦绣”,“生”字用在此处,彰显形象与生动,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先生对我诗作的肯定,这令我感动不已。“以韵为骑游天山”中“天山”是传说中的神山,不是单纯指新疆的天山,而是比喻充满纯美和希望的灵性空间。此句是先生希望我能乘古诗这一灵性之马,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翱翔游驰,以获得生命本真的灵性之所在。整首诗在起承转合方面衔接性强,朴中有华,跳跃性的笔触间洋溢着丰厚的文学寓意和深刻的殷殷期望。先生的书法正如先生的品性,大气潇洒,厚重沉稳,加之深厚的文化滋养,使其书法更有味道更耐看。此幅作品可谓先生天人合一的精品力作。当时,对莫言先生来说,他是享誉海内外的诺贝尔文学提名奖的著名作家,他能这样认可鼓励一个年青诗人,那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呀?那是爱祖国、爱家乡的赤子胸怀!那是一个用思想和行动践行高尚理想的不凡胸怀!对于先生的这份期望和鼓励我一直深刻铭记,并且时刻告诫自己要努力耕耘,不负先生厚望。 先生兴致不减,又用左手提笔向我们展示他的书法功夫。这次先生是抄写我给美协刘大为主席写的题画诗中的一首《高原雄鹰》:“壮志真心破九穹,乘风驾骏越千重。草原旭日正东起,吾为今朝振翮鹰。”落款:“青州马爱娟题刘大为先生画诗 丁亥 大雪日 高密莫言学书”。先生的书法厚重有力度,笔墨间透露出一位智者的精、气、神。行行工整,字字有力,错落有致,布局经营得当。在场人员都拍手叫绝。我们见过书法家,但很少见左手右手都能写好毛笔字的书法家。莫言先生长期临碑仿帖,其书法已经脱离了俗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左右都能书,且都写得好,体现了莫言先生本身具备的非同凡人的智慧和灵性。那是上苍特殊的恩赐,更是先生勤奋刻苦的结果。右手加左手,双手间承载着一代文豪对年青一代的提携与厚爱,寄托着对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和鼓励。莫言先生用他的左手和右手谱写了东方文化,传播了东方文化,并且用双手捧起了对文学创作者的美好祝福和希望! 书法是可以修身养性的,它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对塑造莫言先生健康的心理和宁静的心态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许先生在左右手书法的过程中,更参透了天与地、黑与白和阴与阳,而这种至高的觉悟也让他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超脱的魅力。在文学上他创造了让世界关注的莫言风范,在书法上他也将创作出让世人瞩目的莫言风范。他的文学和书法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大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未来和希望。莫言先生的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我们也希望世界在关注他的文学的同时也关注他的书法! 莫言是一个让中国人引以骄傲的作家、书法家。他值得让中国瞩目!让世界瞩目!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采编员 编辑部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