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巧的书写要领和技法
来源: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作者: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日期:2015/5/31 8:42:31 阅读:
书作的技巧变化,不能为变化而变化,技巧和技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硬性追求某种效果而机械的变化,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完美统一,否则反而会显得做作俗气。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繁育,现已非常成熟,形成了各式各样,各大派系,各种形体的书法,主要的分法大家常见的就是颜,柳,欧,赵。按书体的不同,可分为篆、隶、楷、行、草四大类。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汉字艺术,是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神意的艺术,释放心情。按书写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两大类。硬笔书法,现在已经走向成熟,虽没多少年,但发展之快,发展之成熟,无不令人惊讶,毕竟新的时代,硬笔是人们最主要的书写工具,毛笔已经淘汰,毛笔现主要用于春联,书法练习,创作等,还有很多用途,在这不必讲了,现在练书法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对书法不感兴趣,对此,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跟我一样喜欢书法,来共同分享书法的艺术与快乐。下面主要介绍一些毛笔最基本的书法的技法,适合初学者,鄙人才疏学浅,望高手看到不要见笑。 一、书法的基本要求是: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它借助于汉字的形体,但不受文字内容所制约,以抒发情感、陶冶性灵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的三个要素: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掌握科学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中表现出书写者的情趣、气度和人品。 三、书写要领和技法: (一)、隶书技法 隶书是一种扁阔形横向发展的书体,远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有了。它与古代作为书写用的竹简有关,为了节约竹简狭长的书写面和运笔的便捷,变篆书纵势为横势,并增加了挑捺,形成八分相背之势。汉以前这种书体是作为篆书的辅佐之书,多用于市井、边戍、徒隶之牒,故有隶书、八分、佐书之称。 隶书的点画书写要诀为:"横平竖直,左折右波;蚕头雁尾,蚕无二设,雁不双飞。"其主要笔画的书写技法是: 1、平画:隶书的平画与篆书的横画稍有不同,它除了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以外,还有"蚕头雁尾"的波发之笔(亦称横捺)。其书写要领是: ①起笔回锋下垂形成蚕头之势。 ②顺势右行。 ③尽量铺毫,极力波发,提空回收,形成"雁尾"之势。 2、直画:直画与篆书写法基本相同。然篆书多圆势,而隶书方圆并用。 3、挑画:就是折笔。挑有二法,主要在收笔处,一为出锋,二为回锋。出锋稍短之挑,即为竖钩。此二法为: ①出锋。 第一,起笔回锋成反扭之势。 第二,顺势而下。 第三,尽力铺毫左行而推笔。 第四,将锋拎中,反扭上挑出锋,提空收笔。 ②回锋。 此种挑法的第一,二,三步同出锋挑法,第四步是提空收笔改为回锋收笔即可。 4、捺画:捺与平画的波,写法略同。主要方法是: ①起笔回锋下垂形成蚕头反扭之势。 ②顺势下行。 ③尽量铺毫,极力波发,提空回收。 隶书有挑捺波发故中宫宜紧凑,不同于篆书是一笔书,宜匀净流通。学隶书宜学汉隶,魏晋以下不如汉隶久远,时代风格无汉隶强烈。汉隶有写在竹木筒上的墨迹和碑刻两大类,其中风格多样,如《曹全碑》、《张迁碑》、《史晨碑》等。 (二)、楷书技法 楷书又叫正书或真书,是从隶书蜕变而来的。据记载,最早的正书家是东汉的王次仲,而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正书是汉末魏初时钟繇所书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魏晋六朝的正书古朴自在,称为魏碑。至隋唐而渐趋整饰,臻于成熟,所以又叫唐楷。 正书的笔势比篆隶较为复杂,唐·韩方明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此处所说的"隶"是指正书而言,也就是说八法与正书同时诞生。所谓八法,就是正书的点、横、撇、捺、竖、钩、挑、折等点画的八种写法。 (三)、行书技法 行书始于汉末,是正书较为连草的一种写法。我们从东晋时代的王羲之《兰亭叙》等作品中即可领略到,所谓风行雨散、润色花开、不急不缓,最为流便的一种书体典型就是行书。它较正书流动,连笔较多;较草书规正,是介乎于正、草之间的一种书体,故叫做"行书"。 行书的写法与正书基本相同,由于较正书写得快速,故点画之间的牵丝往往流露于纸面。收笔和起笔处往往相连不断,是至今尚十分流行的一种书体。行书近于正者称为"行楷",近于草者称为"行草"。 (四)、草书技法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行草、大草(狂草)数种。章草从隶书蜕化而来,是隶书的草写法,故亦称"散隶",是草书中最早的一种。今草的笔法与正行相同,只是省去挑和捺的笔势,增加物定的偏旁,删繁就简,接续连绵。行草是草书之近于行者。大草又名狂草,较一般草书更为狂放。草书虽极草率,而规范严谨,都有一定的写法,俗话"草书出格,神仙不识"正是此意。故必须熟闇草法,不可随所欲
书法技法由笔法、结字法、章法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连,相互影响。
第一节 笔法
笔法指运用毛笔正确书写的方法,是使所书点画线条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的一种手段。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它包括执笔和用笔两部分。
一、执笔
执笔是毛笔的执持方法。执笔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所书作品的好坏,因此,在初学时就养成正确的执笔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古人对执笔方法进行过多种尝试,诸如单钩法,双钩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法、握管法,等等,名目繁多莫衷一是。苏轼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其实这“虚而宽”就是方法。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书家的实践、筛选,终于总结出一种被大多数书家所接受的执笔法,即唐朝陆希声提出的“挟、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挟”,指大拇指第一节的内腹斜而仰地贴住笔的靠身一侧。“押”,指用食指的第一节斜而俯地贴住笔的外侧。“钩”,指紧贴着食指的中指用第一节或第一、二节弯曲处钩住笔的外侧。 “格”,指用无名指抵住笔管,配合食指、中指向内的钩力,既使笔基本平衡,同时又使运笔更加灵活。“抵” ,指用小指自然地顺势托住无名指,从而使五指作用于笔时能更加协调,使力量达到均衡。然而,同样是五字执笔法,由于手指弯曲的角度以及执笔的深浅与松紧程度不同而各呈其势。只要在书写时手指、手腕能灵活方便,符合手的生理结构要求,所执之笔能基本垂直于纸面,便是正确的执笔方,无论写小字或写大字,坐着或站着,枕腕或悬腕,其执笔姿势都应该做到笔正而手灵。掌握了正确的执笔之后,还应进一步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从而确保执笔的灵便。
l.枕腕法
把右手枕在桌面上,或将左手手背垫在执笔的右腕下,叫枕腕法。这时手掌要略微竖起,手掌与桌面所形成的夹角较大,一般在75度左右用这种方法只宜写小字。
2.悬腕法
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枕靠在桌上,叫悬腕法。这时手掌可略放平,手掌与桌面的夹角要比枕腕时小一些,可写大小在五公分左右的字。
3. 悬肘法
手腕与肘均离开桌面,整个手臂悬空,叫悬肘法。这时手掌与桌面的夹角比悬腕法还要小,由于没有任何阻碍,因此可写较大的字。一般站立时书写均用悬肘法,此法手腕与桌面的夹角更小,手腕常自然平覆,这时执笔的手指与掌心的距离已经拉开。取这种姿势写字,可自由地书写各种大小不同的字,根据所写的字的大小,书写时手指、手腕和肘的动作配合大致有以下的规律:
1. 运指法
用手指拨动毛笔完成书写的方法叫“运指法”。运指法一般说来宜写小字,通常与枕腕法相配合。
2.运腕法
用手腕的运动来完成书写的方法叫“运腕法”。运腕法适宜写较大些的宇;一般与悬腕法或悬肘法配合使用。
3. 运肘法
靠肘的运动来完成书写的方法叫“运肘法”。用此法可以写较大的字,孽窠大字则只能用悬肘法来写,有时还要同身体的运动配合起来完成书写。
一般来说,书家不赞成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书写(除小字外),因为这样写的字容易浮滑,大多数书家赞成"笔笔送到";当然,在运腕与运肘时也并不排斥手指的细微动作。书写是通过指、腕、臂、肘的协调动作完成的,凡事均不能机械生硬地照搬、照抄。
执笔的松紧及用力与否,古今书家常争论不休。执紧者主张“全身力到” (包世臣),执松者主张“把笔轻”(米芾)。若均走极端,必然导致失误。应该是时紧时松,似紧似松,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最终达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心手两意,翰逸神飞的境界。
另外,执笔的高低与书体、书风亦有一定的关系。执笔低,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执笔高,字飘逸,适宜与行草或草书。然而,沉稳易于呆板、飘逸易于浮滑。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达到既沉稳又痛快的境界。
除了手法要正确以外,身法也至关重要。身法一般有坐势和立势两种。坐势除了要做到头正、身直、足安以外,还要注意笔要居中,手臂要向正前方向拉开。立势要两足齐肩分开站稳,身子略向前倾,手臂向前拉开。不管是坐势或立势,身体都要自然放松,姿势要求正确,以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用笔
用笔指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古人对用笔十分重视,元代赵孟俯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可见用笔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
严格说来,用笔分用锋与用毫两个方面,但实际书写时,两者很难绝然分开,它们是若干动作的综合构成,故合而论之。用笔之法包括中、侧、藏露、提按、转折、平移、翻绞等多种方法,同时也包括毛笔在运行时的速度快慢,用笔的节奏,以及用墨的方法。
(一)用锋与用毫 l.中锋运笔
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蔡邕在《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说的就是中锋运笔。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然而,同样是中锋运笔,由于书写者行笔的力度与速度的不同,所使用的纸、笔的不同以及水墨的浓淡枯湿,也会写出质感各异的线条来。这种不同质感的线条一般分为“折叉股”与“屋漏痕”两大类。
折叉股线条光润圆畅,挺秀刚健,给人以秀媚匀净的美感。屋漏痕线条毛涩遒劲,顿挫郁拔,给人以苍劲燥辣的美感。折叉股行笔较快;屋漏痕行笔略慢,并且伴以如逆水行舟般的振颤才能写出内蕴比折叉股丰富的线条。这两种线条都表现了书法的“骨力”,不可偏废。学书者可以选用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线条来表现其不同的风格。屋漏痕线条固然与书写技法有关,但也是书家功力的自然流露,不是故意颤抖、顿挫或扭曲的结果。“做”则俗,这也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
2.偏锋运笔
笔锋在笔画的一侧运行,称为偏锋运笔。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的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垂直。
偏锋运笔时,笔毛间所蓄墨汁向笔尖流淌,而笔却向垂直方向运行,笔尖处的墨汁丰裕,因此笔尖一侧所留下的痕迹就显得光润平齐;而另一侧由于笔毛在纸上所处的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不一致,纸与笔毛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墨汁流注不畅,显得滞涩难行,因此在纸上出现时有时无的墨痕,呈犬牙交错、参差枯涩状。由于偏锋运笔所书线条显得残破扁薄,不够丰实完美,故被书家视为病笔。
3.侧锋运笔
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称为侧锋运笔,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左右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明丰坊在《书诀》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4.藏锋起收
笔锋接触纸面的瞬间称为起笔、落笔或下笔;当完成了某个点画,笔锋离开纸面时称为收笔。
①藏锋起笔。下笔时笔锋痕迹被覆盖在笔画中,不露锋芒,这种起笔方法称为藏锋起笔。因为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故又称逆锋起笔或“逆入”。藏锋起笔又有方圆之分。藏锋方笔是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藏锋圆笔是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
②藏锋收笔。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这种收笔方法称为藏锋收笔或回锋收笔。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指此。藏锋收笔也有方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
5.露锋起收
①露锋起笔。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称为露锋起笔,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故有“侧锋取妍”之说,王羲之的“一塌直下”即指此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
②露锋收笔。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而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称为露锋收笔或出锋收笔。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有平出、上出、下出之分,竖有悬针、左出、右出之别,其他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所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6.平移
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行于纸面的中锋移动,称为平移或行笔、过笔。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笔毫在平移时可以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7.提按
笔毫在纸上作上下运动,称为提按。提按是用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完成点画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使笔画产生粗细变化的关键。提笔画细,按笔画粗,提按造成了笔画粗细的节律变化。
此外,提按过程中的"提笔"还是转换笔锋的关键。随着用笔的逐步完善,对笔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了唐代,楷书笔法已趋于成熟,笔画的中锋比例增大,要做到以中锋运笔为主,非有熟练的调节笔锋的技巧不可,这技巧就是“笔笔按,笔笔提”。董其昌曾说过:“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这句话说的就是提笔的重要性。例如,写横画时“欲横先竖,起笔直下”,这时笔锋向上,笔是卧在纸上的;如果往右行,势必出现偏锋运笔。为了达到中锋运笔的要求,必须在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即下笔后紧接着就是提笔,然后转锋,使笔在右行时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一致,成为中锋运笔。可见,提笔是用笔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8.转折
转与折是笔画转换方向的两种形式。
(1)转笔毫在平移时作圆弧形的转向运行称为转笔。转笔又有平移之转和翻绞之转两种。
① 平移之转。“平移之转”即笪重光所说的“自转”(见《书筏》:“一画之自转贵圆。”)。自转指毛笔作圆弧运动时,接触纸面的笔毫部分始终保持不变,以中锋作圆弧形平移,产生质感圆润而匀齐的线条。小篆转笔全用此法,隶、楷、行、草中的一个笔画自身的转动也用此法。
② 翻绞之转。笔毫作圆弧运行时,接触纸面的毫面不断变化,左右翻绞,在瞬间运动中将中锋、侧锋、偏锋的变化连成一体,从而在翻绞、叠压、皱擦中产生千变万化的线条,其边缘有时光圆,有时毛涩,有时枯辣,有时湿润……具有丰富的韵味和生动的节奏。这一手法在草书特别是狂草中被广泛运用。
(2)折
笔毫在平移时,突然在一点上作方向的改变,形成一个折角,折角的顶端称为折点,这种运笔方式称为折笔。
折笔时侧锋甚至偏锋现象在行草书中时有出现,这是顺势率然直下的结果。若要使原来的中锋笔画在折点后继续保持中锋,必须换锋“暗过”。朱和羹《临池心解》说,转折须暗过,方知折叉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对“行留”之说做了这样的解释:“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
9.换锋
换锋亦有两种类型,即提笔折锋和翻笔折锋。
(1)提笔折锋
用提笔的方法调节笔锋,使原来的中锋线条在折点后仍然保持中锋运行,这种换锋方法叫提笔折锋。这一类型的换锋也有方圆之分。
①方折。用提笔顿折的方法取得方笔效果的折笔叫方折。
②圆折。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取得圆笔效果的折笔叫圆折。
运用这两种折笔法,笔毫在运行中虽然经过折点而改变了方向,但毛笔触纸的毫面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基本上还保持在原来的毫面上,这被称为“笔用一面”。此法在多种书体中被广泛运用。
(2)翻笔折锋
在书写过程中,使原来中锋运行的毛笔的某一毫面在折点上作毫面的翻折,使改变方向后接触纸面的另一相对应的毫面继续作中锋运行,这种不用提按而仅作毫面相对方向改变的折笔方法称为翻折法,亦即“锋用八面”。翻折法的效果与方折相似,但一般显得生硬些,不象方折那样效果纯净。但翻折速度快,在行、草书中被大量运用;方折精到,常用于楷书。用笔往往是若干动作的综合构成,除了个别书体如“玉筋篆”基本是单一的中锋运笔外,其他书体的用笔大多为混成的复合运动。在实际书写时,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一种方法,应灵活变通,以得笔法。
(二)墨法
有墨处必有笔,有笔处亦有墨,笔与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用墨之法也是笔法的一种辅助手段。古人用墨贵浓黑似漆,苏东坡有墨要黑而又亮,如小孩的瞳仁之说。到了明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书家兼画家、画家必书家的情况极为普遍。于是,在书法领域里逐渐融进了绘画的墨法,以增加书法作品的笔墨情趣。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即一般分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l.浓墨
浓墨是常见的一种墨法,古人多用此法。墨浓如漆,写在白纸上黑白分明,极其醒目,字迹清晰饱满,神采外耀。
2.淡墨
淡墨是介于黑与白之间的一种中间色,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运淡雅的美感。淡墨与用水的技巧密切相关。
3.涨墨
涨墨指的是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然而涨墨之妙,在于保持线条基本形态的同时又有朦胧的墨趣,使线面交融。若以宿墨书写,水分从点画中分离、渗化出来,笔画清晰,有骨有肉,则另有一番情趣。
4.渴笔和枯笔
渴笔指笔中淡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后在纸上行笔的效果;枯笔则指笔中浓墨所含墨水大多失去后在纸上行笔的效果。前者由于水的作用苍中见润泽,后者由于浓墨的作用苍中见老辣。
墨法技巧颇多,笪重光说:“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则活;蘸笔欲润,蹙毫用之则浊。”康有为也总结道:“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除了水墨变化的技巧外,蘸墨次数及蘸一次墨写的字数的多寡所形成的由浓到枯的节奏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墨法技巧之一。
如果在一幅书作中同时出现枯湿浓淡的变化,可以增强作品的韵律美,这是技法纯熟的表现。不能为变化而变化。更不能硬性追求某种墨色效果,否则反而会显得做作俗气。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采编员 编辑部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