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哲艺术人生
来源: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作者: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日期:2015/6/9 7:02:23 阅读:
刘师哲,山东枣庄人,现居住北京,现任: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字为心画,中国书法以写心为至境,技法为心性之属。鲁公祭侄文,由心而发,泻胸中愤懑不平之气,而使后之览者生激昂之情,所动人者,心也;东坡寒食帖,不平无聊,发于其间,文人落寂凝于笔端,亦能历千载而见其心绪,此为其精神所在,亦为其书境所在。当代艺术家刘师哲的系列书法作品:书法狂草一笔“佛”,以翰墨抒情写意,笔端凝万端气象,其书亦以写心为旨归,并融禅佛文化于书法艺术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禅佛文化书法,倍受书坛和海内外藏家关注,也成为各地古刹名寺的珍藏。刘师哲的禅佛文化书法狂草笔“佛”,远看像山水画,近观似水墨小品,一笔“佛”的字结构正欹相宜,布局谋篇形神兼备,在有限的一字中,充分展示出中国书法神接万物的超然法度。古往今来,书画同源。传统中国画不叫“画”而叫“写”,强调的是线条的质量。而书法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滑涩徐疾也如同国画一样异曲同工。明清以来,文人以书画自娱,刘师哲看到了传统中国书画艺术之问的联系,利用绘画来充实自己书法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他的作品中线条的粗细以及时快时慢的节奏,随意布局的文字,问隔疏密而形成不同的面积,呈现具像或抽像形态.通过不同的排列,达到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比例与次序的和谐,使书法全幅分割而不破碎,反差而不孤立,聚散而不凌乱。他在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把禅佛思想融入到创造中,从而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禅佛文化书法狂草一笔“佛”只是刘帅哲三十年艺术创作的冰山一角,几年前,刘师哲进住中国宋庄画家村,他的艺术创作获得了新的突破和飞跃,出生在齐鲁之帮,泰山在那里崛起,黄河从那里入海,孔子在那里诞生。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博人精深的齐鲁文化,对刘师哲的心灵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风物,成就了他的山水画深雄博大、质朴平和的美学特质,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1981年: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展(济南)
1993年:“我爱中华”国际名人艺术展(香港)
1999年:中国国际老年人书画作品展(北京)
2000年:刘师哲《水墨山水》个展(北京)
2001年:北京艺术作品联展
2006年:书法《佛》在日本东京国际文化交流会上获奖
2008年:自然代言艺术展(上海)
2008年:中国宋庄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
2009年:中国宋庄1 00个艺术理想展
其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十余家博物馆、中外名人、名刹古寺所收藏,创作之余在影视剧“大酒商”、“战犯”、“玉魂”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美术主创工作,为电影“天钟”题写了片名。
在中国美术史上,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进入成熟阶殷的隋代山水画名作《游春图》,便出自“山东渤海(今阳信)人展子虔的手笔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幅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也开启了唐代青绿山水画派的绪端。北宋初年出生并久居山东营丘的山水画家李成,开创一代画风,史称“齐鲁画派”,他独创的营匠山水画法,成为后世山水画家之楷模,被誉为中国山水画之父。可见李成的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宋代的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其《清明上河图》开创了风谷山水画的先河,至今仍为大众广为传颂。山东可谓历代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刘师哲生于斯长于斯,在传统中吸取营养,具备良好的画外功夫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他深入传统精神、融合现代理念,通过自觉的探索,实现艺术语言与传统文脉的衔接,在追求作品的精神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艺术品格。“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登泰山而小天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齐鲁独特的地域性,给予了刘师哲豪气、侠气、大气的性格。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在山水之间,刘师哲不断在寻找着人文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他一定会走的更高更远。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采编员 编辑部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